在白酒行业中,假酒是一直都存在的问题,我们消费者在购买酒的时候也都害怕买到假酒,不是因为假酒不好喝,而是因为假酒对我们身体的健康是有影响的,贵之蓝带大家认识一下假酒的危害有哪些?
从1998年至今,东欧、非洲及亚洲至少有300人死于甲醇中毒。近年来,我国不少地区也曾发生过消费假酒导致的急性甲醇中毒事件。而迄今为止,2011年12月13日发生在印度西孟加拉邦的假酒中毒事件,死亡人数已经达到131人,另有100多人仍在医院接受救治。
近年来,由于餐饮业的迅速发展,国内有生产火锅固体酒精块,导致职业性急性重度甲醇中毒的报道。在世界范围内,自18世纪70年代以来,已经有数百篇关于甲醇中毒的文献报道,其主要病因,还是酒类饮料混入甲醇所致。
甲醇又名木醇、木酒精,为无色、透明、易挥发、易燃的液体。甲醇急性中毒在临床上不属于多发疾病,但是它通常表现为假酒的生活性中毒或急性职业中毒,具有突发群体中毒事件的特征,一旦处理不当,具有较高的致死率、致残率,给中毒者带来严重伤害。
甲醇可以经过呼吸道、皮肤和消化道吸收进入人体。甲醇口服后吸收很快,30-60分钟血液浓度可以达到高峰,开始产生毒性作用,大多数人初期中毒症状出现在摄食后12-24小时。由于误服者不会意识到甲醇中毒的可能,其早期又表现为、眩晕、恶心、呕吐、嗜睡和意识障碍等症状,与醉酒难以区分,所以很难做到早期诊断。虽然理论上可以通过洗胃、导泻减少中毒者甲醇吸收剂量,但是一旦出现明显的中毒性脑病和视力障碍,往往已经不是中毒的早期,失去了消化道中甲醇的机会。
急性甲醇中毒主要导致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、中毒性脑病和视神经损害。部分严重中毒患者,即便经过积极救治挽救了生命,但是严重的视神经损害可以使患者终生失明,造成性残疾。
急性甲醇中毒的祸首并非甲醇自身,早年医学界曾经认定导致中毒的原因在于其代谢产物甲醛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虽然甲醛具有显著毒性,但是甲醛在机体内转换为甲酸是数分钟完成的快速代谢过程,在摄入甲醇后体液中很难检测到甲醛的存在。相关研究证实,甲醇在体内醇脱氢酶的作用下代谢为甲醛,然后在醛脱氢酶的作用下代谢为甲酸,导致甲醇中毒一系列损害效应的直接病因是甲酸。
急性甲醇中毒的包括终止毒物吸收、对症支持、纠正代谢性酸中毒、应用剂和血液透析等方面。就国内大多数地区医疗资源配置现状而言,上述救治手段并非稀缺。但是急性甲醇中毒是偶发性疾病、突发性疾病,而临床医学是依靠理论加实践支撑的领域。由于多数临床医师没有遇到过急性甲醇中毒事件,突发急性甲醇中毒一旦发生,临床医师由于缺乏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,在瞬间进行科学、有效的救治并非易事。
急性甲醇中毒的剂包括甲吡唑或乙醇,二者都可以延缓甲醇在体内的代谢过程,通过竞争性抑制的方式来抑制甲醇的毒性作用。甲吡唑给便,与乙醇脱氢酶的亲和力远大于乙醇,药效较持久,不需要监测血药浓度,无系统抑制作用。目前制约其应用的原因有两点,首先是价格昂贵,其次在我国没有正式上市应用。
从1940年乙醇就开始应用于甲醇中毒,是传统的剂。乙醇对醇脱氢酶的亲和力是甲醇的10倍,因此,乙醇通过占有醇脱氢酶的作用位点,竞争性抑制甲醇代谢为其有毒代谢物——甲酸。乙醇的临床应用有可能产生低血糖、静脉炎、系统抑制、消化道损害等副作用,尤其是在假酒中毒过程中,甲醇与乙醇同在,仅靠临床观察,患者体内乙醇基础水平难以判断。鉴于乙醇的上述特点,应用乙醇急性甲醇中毒,除了需要把握好有效浓度与剂量,每1-2小时要进行血清中乙醇浓度检测,使之达到100毫克/分升和150毫克/分升之间的稳态浓度。
血液透析已被常规用来纠正甲醇中毒时的代谢性酸中毒,其有毒代谢产物——甲酸。血液透析传统的终点是检测不到血清中甲醇的存在,或甲醇浓度低于25毫克/分升且酸碱失衡得到纠正。
以上是假酒的危害,相信爱喝酒的伙伴们在为选择白酒时的郁闷,我们贵之蓝推出了真正的醇香白酒,它的主料就是:红高粱、小麦,赤水河的水,全部是纯粮食酿造,请大家放心喝,放心推荐给亲朋好友。